首页 科普中心 科普教育 媒体报道 竞赛比赛 实践基地 科普基地 科普校园 乡村振兴 科普云课堂 VR展厅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云课堂

航天资讯|载人登月、航班化运输、太空“4S”店、觅音计划……建设航天强国我们这样干!

来源:小编   发布时间:2023-01-11 14:51:36 浏览量:
分享: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在为广大青少年讲授航天思政课时,从进出太空、利用太空、探索太空、管控太空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我国在重型运载火箭、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探月四期、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计划。本期内容为您解读。


航天强国建设

目标明确 蹄疾步稳


吴燕生指出,航天科技集团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已经建成航天大国、进入航天强国之列”的基础上,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推动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前列;到2045年,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强国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

满足中国载人航天长远需求

图片

我国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主要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满足载人月球探测等中国载人航天长远战略需求,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达70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达25吨,预计2027年前后完成首飞。


重型运载火箭

大大提升进入空间能力

图片

我国正在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箭体直径达到10m级,高度110m左右,研制成功后低轨道的运载能力将达到150吨,地月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将达到50吨以上。争取在2030年左右完成首飞。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和

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

图片

未来我们将拥有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实现“经济、机动、快速、可靠”进出太空,支撑低成本太空利用目标实现。我们还将推出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就像高铁和飞机一样实现航班化运行,使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实现革命性变化。


建设业务化市场化产业化

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体系

图片

在空间基础设施方面,到2025年,建成技术先进、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空间段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地面设备和服务系统建设,使我国空间应用实现业务化、市场化、产业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航天器的太空“4S”店

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力争到2030年建成由高轨服务、轨道转移和高效低成本运输三大系统组成的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这套系统就是航天器在太空里的“4S”店,解决卫星坏了不能修、燃料没了不能补加等问题,实现在轨更换设备、在轨维护、在轨技术升级、在轨建造等等,将颠覆现有航天器研制、发射、部署和应用模式。


载人登月 走向深空

我国载人航天还将登陆月球,走向深空。目前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新一代载人飞船可将3名航天员送入环月轨道并返回地球,月面着陆器可载2名航天员登陆月球并开展科学探测活动。


探月四期

嫦娥六号七号八号任务

我们将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计划于2025年前后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七号计划于2026年前后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嫦娥八号计划在2028年前后发射,将与嫦娥七号组成我国月球南极的科研站基本型。


深空探测 稳步推进

我国计划2025年前后发射深空探测器,对近地小行星和主带彗星进行探测,计划在未来10年到15年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计划开展木星系及天王星等行星际探测,开展太阳探测以及太阳系边缘探测。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施“觅音计划”,对太阳系外是否有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进行探测。


航天法规体系建设

和太空环境治理

聚焦航天法规体系建设和太空环境治理,全面提升管控太空能力。将坚持依法治天,积极推动颁布航天法,构建以航天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将实施空间目标监测、空间碎片移除、废弃卫星清理,降低太空垃圾对在轨航天器的威胁等。




实践动态

  • 株洲市芦淞区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中心正式获

志愿风采

  • “校地”联动,青少年沉浸式体验“无人机”

    星沙时报11月23日讯(记者 宋彬彬 通....

  • 发射成功!新一代火箭“开门红”!

    1月9日6时00分,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在....

  • 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圆满落幕,聚焦青少

    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2022文昌国际....

株洲市芦淞区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