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 space station
前苏联/俄罗斯发射的舱段组合式大型长久性空间站。它是20世纪质量最大、在轨工作时间最长和技术领先的航天器,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多舱段组合方式的空间站。“和平号”质量达135 t,全长33m,由核心舱及“量子”1号(用于天文观测及医学和生物学研究)、“量子”2号(用于在轨维修和工艺实验)、“晶体号”(用于研究空间加工工艺及生产新材料和生物制品)、“光谱号(用于对地遥感和生物学实验)和“自然号”(用于地球生态研究)等5个专用实验舱组成。最早发射的核心舱于1986年2月19日升空,最后发射的“自然号”舱于1996年4月26日入轨对接,全站建设工作用了10年时间。“和平号”在轨工作期间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包括男女航天员连续驻留太空时间纪录和多次太空行走纪录。共有12个国家的135名航天员到访过“和平号”,有31艘载人飞船、62艘货运飞船和9架次美国航天飞机与它实现了对接。

“和平号”空间站
H“和平号”原先设计寿命为5年,实际上在轨工作了15年。在长期在轨运行过程中,“和平号”也暴露出了电力不足和设备老化等一系列问题,曾发生过火灾和货运飞船与站体相撞等严重事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财政出现困难,难以保证该站昂贵的运行维护费用,最终作出了让其退役的决定。2001年3月 23日,“和平号”离轨再入,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上空解体焚毁。 (撰写:孙广勃审订:李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