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丽而又浩瀚的太空上有数千颗不同国家发射的人造卫星。你知道这些卫星在轨道上会不会发生相撞的事故?
首先,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在轨卫星碰撞几率非常低,只有几亿分之一,甚至比战场上2颗子弹相撞的几率还要低。
但是,这样的小概率事件还是发生了。2009年,美国和俄罗斯的卫星相撞。美国铱星公司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评估,他们表示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卫星相撞事故仅此一例。
如果2颗飞行速度极快的卫星相撞,会因碰撞产生大量的碎片,这些高速飞行的碎片将可能在轨道上存在上万年,对其他卫星造成严重威胁。
2009年2月11日,美国铱星33商用通信卫星与俄罗斯报废的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相撞时,2颗卫星的相撞速度高达每秒1.5公里,合5400公里/小时,由于两颗卫星的重量都在560公斤以上,所以这次相撞相当于1吨TNT炸药爆炸的威力。
这次美俄卫星的大碰撞发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790公里的近地轨道,并产生了大量碎片,保守估计至少有数千枚,这些碎片至今无人清理,成为永久的太空垃圾。
由于碰撞发生的区域是距地球500~1300公里的太空,而这个轨道是地面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的常用轨道,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区域对许多卫星都构成严重威胁,一块仅有围棋棋子大小的残骸就能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此外,航天器和国际空间站也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虽然卫星自然碰撞的概率很小,但是随着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还是探索并且已经掌握了卫星“人为”碰撞的相关技术。
以卫星“捕捉”技术为例,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僵尸卫星计划的目标就是回收利用废旧卫星。
该计划主要是研发一种新的纳米卫星,搭乘商业发射的卫星升空,然后附在不活动的卫星天线上进行拆分和组装作业,最终形成一颗新卫星。也就是说,僵尸卫星计划能够使用微型卫星从废弃卫星上拆下尚可利用的侦察、监视、通信装置和天线,然后将它们安装在小卫星上,使小卫星具备作战能力,或是捕捉敌方卫星带回地面。
显而易见,纳米卫星既然能够实现卫星维修与回收,对敌方卫星进行动能攻击也就不在话下,其中的军事意义非常重大。(利刃)